5月21日上午,由市文明委主辦,市文明辦、市公安局、團市委、教育局等單位承辦的“義務(wù)交警暨城市文明監(jiān)督員隊伍”成立儀式在中山紀念堂廣場舉行。市委常委、市公安局局長朱穗生主持成立儀式。副市長李卓彬、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長陳建華及有關(guān)單位負責人出席儀式。由我宮及社會實踐指導中心組織的200名義警與城市文明監(jiān)督員、志愿者和少先隊員一起參加了儀式。
為了“義務(wù)交警”能稱職地上崗,我宮特意安排了活動部、社會實踐指導中心在廣東司法警官職業(yè)學院、廣東交通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、廣州市體育學院、廣州市科技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等數(shù)所學院招收志愿者,引來數(shù)千學生的報名,他們都希望能夠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分力量,但由于志愿者人數(shù)有限——只需要200來人,因而面對數(shù)千人的熱情,我們也只能對他們無奈地說:“請選代表吧!”經(jīng)過一輪的篩選,從廣州司法警官學院精選了50人,其他幾間學院精選了150人左右。沒選上的學生并不灰心,他們也把自己的熱情寄望于他們的同伴,寄望于下一次能當上義警。
接著我們從200人里選出何博毅、蔡啟濤、李錦艇、鄭毓豪、鄭曉強、方曉文、黃曉玲、梁雁嬋、湯德旺、張遠能、溫文婷、鄧利君、李健興、黃維、何湛基、黃文煒、李桂練、潘義浩、成南慶、袁田等20位組長,分組指揮各組義警。這20位都是來自廣東司法警官職業(yè)學院的學生精英,也是眾多志愿者推舉出來、有過指揮交通工作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會負責人。
這批義警在成立儀式后,以良好的形象、文明的舉止,“身著統(tǒng)一安全出行、禮讓出行、文明出行”的制服,頭戴標志醒目的“廣州義務(wù)交警”帽子,10人為一組配合交警指揮。他們“把守”在各個路口,勸導路人遵守交通規(guī)則。他們分工有序,二話不說就幫助交通警察指揮起來了,有的負責疏導交通,有的負責指揮行人過馬路,在太陽下汗流浹背也沒去擦一把,多臟多累也不吭一聲,他們這種關(guān)心社會,關(guān)心人民的愛心和行為得到市民的贊許。
每當紅燈亮起,路口兩旁的“義務(wù)交警”都會伸手阻止急匆匆要闖紅燈的市民,同時禮貌地勸說:“先生,現(xiàn)在是紅燈,闖紅燈危險,還是等綠燈再過吧!”當綠燈亮起,“義務(wù)交警”們就舉起右手,做出可以通行的手勢,“現(xiàn)在可以過馬路了,要小心,不要急。”他們還主動地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。
在北京路口,一個老伯看到?jīng)]有車,便想拉著小孫子的手闖紅燈過馬路,旁邊的義警馬上拉著他的手,對他說:“爺爺,要等綠燈亮了才能過馬路。”老伯聽罷,笑笑說:“呵呵!不好意思啊!小朋友交警。”然后等綠燈亮了和小孫子一齊過馬路。
這次義務(wù)交警志愿活動將長期為廣大市民服務(wù)。實踐中心作為義警的后援,在活動中不斷地為各個崗位的義警送水送物資,實踐中心的工作人員雖然沒有站在最前線,但為義警送上礦泉水、衣服,默默地支持這項活動。面對我們的熱情,有些義警感動地說:廣州市青年文化宮熱心社會公益活動,真是好樣的!
今后,我宮和社會實踐中心的義警隊伍將會越來越壯大,以良好的形象、文明的舉止為市民服務(wù),成為市民安全出行的“保鏢”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