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香港仔”昨夜池塘邊學放電影
來源:羊城晚報記者:陳曉璇 日期:2006/12/27 14:33:19
●香港旭曦舍義工張柏蓮說,她想快點學會放電影技術,把露天電影帶到香港的福利院、孤兒院,讓那里的老人、小孩也感受一下露天電影那“擔凳仔,霸頭位”的獨特氣氛
昨天(12月25日)晚上,30多名沖著放電影來到廣州的香港義工,和青宮電影放映隊組成第一支穗港志愿者電影放映隊,深入到增城市石灘鎮(zhèn)田心村,免費為當地村民放電影。村民們重溫了久別的“擔凳仔,霸頭位”的露天電影情結,而第一次下鄉(xiāng)的“香港仔”也學會了罕見的放電影技術。
晚上7時,寒風吹起,田心村池塘邊,架起了7米寬的布幕,隔著幾行整齊的板凳,兩臺放映機正反射出兩道白光,投灑在布幕上。板凳上,坐滿了田心村的老人、小孩,他們頭上裹著頭巾擋風,身上披著棉被御寒,急切地等待電影開始。
“好久沒看過露天電影了。”村里老人感慨,所以即使能躺在家里被窩里舒服地看電視,他們也愿意拄著拐杖,一步一步地迎著寒風走到電影場。露天電影,對于村里的小孩子來說,更是萬分新鮮,他們好奇地走到布幕邊,用手輕輕觸摸,“這是電視機嗎?”好多孩子都不相信在布上能看到電影。
香港來的義工們更是萬分驚喜,他們都是出生在香港的高中生或大學生,從來沒看過露天電影,更不知放映機為何物。“咦,放映機很像機器人。”義工killy開玩笑說,“從沒見過如此龐大的影碟機。”當聽到放映師傅介紹說,每放映一部約一個半小時的電影,必須用5筒400米長的膠卷時,義工們都覺得不可思議。不過,面對這一陌生“機器人”,他們都很有興致地學起來,找光、裝片、對焦……
香港義工怎么會跑到廣州學放電影?原來,是因為廣州的“露天電影風”吹到香港了。自從去年露天電影悄然回到廣州市民身邊,無論是住在城里的社區(qū),還是市郊的山村,都能看到久違的露天電影。
廣州市青宮于2004年12月率先組建起全國第一支大學生志愿者電影放映隊,70多名高校青年志愿者加入,從那時起,這支“青年志愿軍”喊著“青春與電影同行”的口號,利用休息時間到農村、廠礦企業(yè)、學校和社區(qū)免費放電影,還把國產電影帶到了澳門校園里放映。
青宮副主任李約堅介紹,這次約上香港義工到田心村放電影,已經是青宮放映隊第200多次的放映活動了。香港旭曦舍義工張柏蓮告訴記者,她想快點學會放電影技術,把露天電影帶到香港的福利院、孤兒院,讓那里的老人、小孩也感受一下露天電影的獨特氣氛。
(本文刊登在2006年12月26日的《羊城晚報》上)